400-8070-516
商城導航
  • 商城產品
  • 塊塊補漆
  • 年檢車務
  • 洗美裝飾
  • 貼膜改色
  • 機修保養
  • 汽車精品
新聞詳情

汽車后市場的爭奪關鍵,在于回歸和升級“待客之道”

10
發表時間:2023-03-25 19:50

引言


   

作為第二大消費品和重要的出行工具,汽車一直以來都有居高不下的討論熱度。最近幾年,更多如雨后春筍的新生品牌,鼓勵制造業發展的實策,對出行提出更多和更豐富需求的消費者,以及看好賽道的投資人都刺激著汽車市場的發展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《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趨勢分析報告》顯示,全年中國汽車新車銷量將達到2750萬輛,同比增長5%左右。


這也意味著,汽車后市場將迎來更為廣闊的前景。但這一市場的發展水平不一,行業巨頭尚未產生,行業秩序也仍在變革之中。在討論度居高不下的前端市場之外,汽車后市場仍是一片亟待深耕之地。


01
買車易用車難,養車更是糟心?   

如果你是車主,一定也為汽車養護的事情操過心。尤其車輛出保后,到底去哪里養車、哪里服務專業、哪里收費靠譜,幾乎可能是每一個車主都面臨過的選擇。

相比前端,汽車后市場有著更多的想象空間,汽車零配件和汽車用品銷售、汽車維修、保養、美容、改裝、汽車金融保險等,都在后市場的關注范疇內。其中,“未來智庫”的數據顯示:車主對存量汽車維保等后市場服務的需求屬于“可選消費板塊中的必選消費”,確定性很高。即便國內新車銷量下滑,也意味著存量平均車齡將顯著上升,相應的維保需求將逐漸上升。

然而與龐大的市場體量相比,汽車后市場存在著并不匹配需求的供給。換言之,市場蛋糕變大了,許多服務和產品品質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,以應對這個行業增長“風口”。

拿服務提供商來說,一些存在許久的弊病已積累了一些“黑粉”。對很多車主而言,買車容易、用車卻難,養車更是糟心。行業發展參差不齊,有的銷售人員和維修人員時不時來個“扯皮三件套”,讓人不得不將投訴電話打爆。每年,汽車保養維修的糾紛常能占據社會新聞的頭版頭條。另一方面,行業模式多樣和標準混亂,讓消費者很難長期信賴和依靠某些服務機構,服務人員的培訓和品牌理念滯后,讓“服務“ 和“專業”成了一種天方夜譚。撫州市民陳先生曾在一家店購買了汽車保養套餐,可車輛要保養時,卻發現保養服務并非像店內宣稱的那樣“全國通用”,合同約定的30次保養,最終只能享有18次。對于合同保養次數的爭議,涉事門店稱是銷售人員為套取提成私下實施的行為。

每年3·15,汽車維修保養服務引發的投訴也成了固定節目。銷售人員前后說辭不一,話術誤導性極強等……這在行業里并不少見,因此導致的糾紛,讓車主面臨了更多的時間損失和出行成本——滑稽的是,這讓“維修保養”服務本身帶上了“維?!背杀?。明明同樣是消費品,汽車的維修和保養價格和權責卻不透明,商家甚至用“商業秘密”來逃避責任和消費者的合理知情權。

諸如此類“房間里的大象”,在后市場里并不少見——可選擇的服務商家似乎很多,但實際上很難篩選出真正優質的門店。如何轉“黑”為“粉”?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利益,消費者也迫切渴望著那些可以讓自己安心、省心的好品牌。

02

汽車后市場的核心在于重回“待客之道”


隨著汽車存量提升,消費者對服務的需求也更加頻繁和多樣,這既是汽車后市場迎來變局的時機,也是迎來破局的時機。如何改變以往野蠻生長的格局,建立自身的信譽和保障?重回最本真的“待客之道”,或許才是這場變局的關鍵。

“待客之道”這個詞并不新鮮,卻最具“保鮮”的價值。對許多行業來說,聽上去最簡單的,通常也是最穩扎穩打,最難堅持的。對汽車后市場來說,更是如此——購車行為可能會在一瞬間就結束,維護保養卻會隨著時間而沉淀出更深遠的價值。尤其是,現在消費者的時間成本顯著上升,維保服務的時間價值逐漸顯現。

當汽車后市場的經營擴張和概念濫觴全力加速時,當套路化營銷讓產品和消費變得越來越復雜,“糟心”成本越來越高時,消費者最需要的,實際上還是最簡單的購買行為和最信賴的產品質量,以及最可靠安心的后續保障。


03
“待客之道”的關鍵詞:專業、安心、保障

從業人員分析,汽車后市場發展的總趨勢將是品牌專業化、集中化。這意味著產品將更有保障,服務和價格將更透明,行業將擺脫魚龍混雜難以篩選的局面,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市場環境將被改善,回歸良幣贏得美譽度的正常情況。未來,提高行業精度、增廣服務項目、追求服務的專業和透明、注重品牌的打造和維護,將是汽車后市場的爭奪目標。

業務繁多的汽車后市場是最接近消費者的,同時也是最能體現、升級待客之道的主要陣地。在后市場這一賽道注定迎來升級和轉型的關鍵時期。

微信圖片_20201208094731.png

衣食住行,永遠是我們生活的重要命題?!靶小蓖情_啟我們與外部世界連接的第一步,在“行”這件事上,懂得用專業、安心、保障的“待客之道”的品牌,才能提供優質和獨特的“車活”體驗,也為車主打造了一種可持久、可信賴的人車陪伴關系,拓寬了更多有關生活和出行的想象空間。這既是汽車后市場面臨轉型的成功樣本,也是消費者更期待得到的消費體驗。在這個“黑粉”并不少見的汽車后市場里,也許這才是贏得消費者持續信賴的最佳策略。



來源:公眾號 中國新聞周刊 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

#1.傳統與現代,線上與線下,虛實結合,密切關注年輕消費者的動向,洞察,確定傳播權重比例和投資方向。現代渠道,互聯網化,視頻化,娛樂化的趨勢亦然形成,需要后市場人掌握新的傳播技巧例如直播,結合線下傳統修理廠,走進年輕的車主,深化在年輕一代心里的印象,與車主互動,一方面解決車的安全舒適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聯結新一代車主的喜好和情感,與年輕的車主共同成




微信圖片_20200723200343.png

優盟網絡編輯部

讓有車生活更簡單、更快樂!
分享到: